“妾身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大人管教孩子的时候,最好夫妻两人同声一辞,即使您不认同妾身的管教方式也最好私底下与妾身说。您若总是当着他们的面辩驳妾身,那往后孩子们该听谁的?长久下去,肯定会闹矛盾的。”
又和他说起一个例子:“妾身认识的夫人中,有一家姓章的,他们家老人尤其溺爱孩子,养得家里几个孩子自私自利,暴躁易怒,章夫人见不是个事,便打算严厉管教,但好几次教训时家里老人总会出面干涉,长久下来那些孩子便觉得章夫人不好,亲近老人。”
“后来章夫人和她丈夫说了此事,偏偏他也不当回事,觉得孩子大些就好了,可眼见孩子都十来岁了,脾性却越发嚣张难训,好几次在学堂里调皮捣蛋打伤了同窗,有此甚至差点把一个孩子打死了,那家人闹上张家只说要章家孩子偿命,章大人这才发觉不妥,且不说他们家费了多大劲才平息这件事,但那之后他再想管教孩子时,却发现已经来不及了。”
英亲王听着很有些道理,他这十几年只会管教士兵,没怎么教过孩子,倒不如她有经验,因此反省片刻,果断承认错误:“是本王想差了,既如此,往后管教孩子的事便都交给你。”
见他认同,姜丛凤也觉得高兴,再说话时声音都柔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