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第三位杨夫人是个命硬的,竟一直活了下来,还十分的能干贤惠,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在整个西北,都颇有贤名。
只再贤惠的妇人,心也会不自觉偏向自己的亲生骨肉,杨夫人自己也觉着这本就是人之常情。 是以给长子娶的只是个四品参将的女儿,因为那位小姐‘素有贤名,又沉稳能干,正好做宗妇’,给次子原本也只打算娶个四五品官的女儿也就罢了,总不能让次媳比长媳更尊贵吧,那家里岂不是要乱了
套?
杨总兵因为之前接连克死了两位夫人,也多顺着敬着如今的杨夫人,差不多的事,都是由她说了算。
却惟独在为次子求娶颜昕一事上,十分的坚持,一点不听她的意见,杨夫人心里又怎么可能不恼? 偏她的儿子与颜昕同年,论月份还要小些,颜二夫人心痛女儿,一早就放了话,想让女儿嫁个比她大的,才知道疼人,不然女人既要生儿育女,又要打理家务,本就比男人老得快,岁数差别再小些,
甚至比女儿还小,再过几年,看着是姐弟甚至是母子呢,还是夫妻呢?
也没有兄长亲事还没着落,就先给弟弟说亲的理儿,那杨夫人的“贤名”,就成一个实打实的笑话儿了。
何况杨夫人虽想与镇国公府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