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细节颇多,秦王把具体事务交给谈判小组。这样安排能形成纵深,增加张力。每天傍晚,邀请使者共进晚餐时,秦王才会与使者面谈。秦王的谈判精神是:先锱铢必较,再交换利益,最后做长期发展考虑。
谈判桌上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可秦王怀疑敌军的真实撤军原因。在没搞清楚这件事之前,和谈的诚意大打折扣。
契丹使者舒庆,昨天提出“割地”“和亲”两项,他还有别的条件要说,却被秦王打断。秦王完全不能接受这两项,而且态度强硬。
在第二天谈判中,契丹使者避开“割地”不谈,只说要梁朝承认辽国,并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至于“和亲”一事,舒庆并不死心,他说这是他出使的核心任务之一。如果不能谈成,那么这次和谈就是失败的。
晚宴时苏御说:“和亲,未必一定是梁朝公主嫁给辽国,也可以是辽国公主嫁给梁朝。”
使者舒庆道:“不如双方各让一步,我们嫁一个公主给你们大兴皇帝,你们嫁一个公主给辽皇。”
“梁朝最小的公主也已成婚。”苏御苦笑道:“给你们一个郡主要不要?我们这边郡主倒是有很多。”
很显然苏御在与使者扯皮拖延时间,斥候细作正在努力找出耶律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