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功绩足以碾压汉武帝,可为何他名声如此不堪?”
“不就是因为他不在意史书如何记载么?他一个从长安监狱走出的帝皇,出身本就低微,但因为一个复兴汉室的执念,让他成为了大汉功绩最为煊赫的帝王,后世史书只能记载他的丰功伟业,但评价却不怎么高。”
“老李,你觉得汉宣帝刘询,也就是刘病已,会在意这帮御史们如何编排他么?”
李预说完,李世民和房玄龄都无言以对。
自从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太过注重于史书如何评价他这个弑兄囚父的君王,一念之间都需要考量所行之事会赢得怎样的评价。
在大唐的改革上束手束脚,他虽然不满,却对于这种名声十分爱惜,所以在施政上小心翼翼。
见到众人都不说话,李预叹息道:“未识人间疾苦,只知道一味的学习奉承当今皇帝,对于家族之人尚且如此虚伪,那面对天下臣民时,这样的储君最多不过是一个虚情假意的君主。”
“他会懂民间疾苦,有爱民之心么?”
“他会明社稷之痛,精心改革么?”
李预叹息一声,“我要是太子,那必定是对这社稷苍生发出最有力的呼喊,为天下臣民请愿,为世间疾苦而发声,尽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