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传说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意思是说,庖丁宰牛剔肉时,凡是他手碰到的地方,肩靠到的地方,脚踩到的地方,膝盖顶着的地方,都发出淅沥沥、哗啦啦和谐的响声。只见他挥刀一刺,哗的一声,骨肉便分开了,一切声响,都和音乐的节奏一样。
庖丁对牛的结构如此熟悉,为的是在宰牛剔肉时能行云流水。
其实作为一个整日在牧场和牛羊打交道的巴图来说,对羊的各个部位,也是驾轻就熟、信手拈来的。
就比如今天的羊。
凡是能用到的肉都被他拆分得整整齐齐。
要不是顾虑李教授他们的感受,巴图能直接把羊牵来现场演示一下,边拆边给他们讲,那岂不是更加直观?
但是他还是听从了媳妇的建议,不但没有这样做,还把羊头和羊蹄这类“吓人”的部位给留在了牧场。
李教授本来是远远的看着,听到巴图讲得头头是道,也凑过来看看热闹。
末了,李教授对他说道:“这份手艺可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就的,堪称是绝活了!你家小孩是男孩还是女孩?要是男孩的话,可以让他也学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