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上头吹什么风,他就立刻下什么雨星,绝对不会根据当地形势来调整的。
公粮不能不交,这是上头的死命令,一个政府要运行,必须有粮食保证。
每年的粮食用处分几块,储备粮,出口粮,军队供应粮,城市供应粮,应急粮,救灾粮,每一样都不能缺。
而这些粮食都是通过农民种地,从农民手里收上来的。
农民要是不交,这些链条就有断裂处,合不拢,要出乱子。
南方产量高,一个农民可能有五百斤的口粮,可北方庄稼产量低,每年每个农民的法定口粮就是360斤。好在有红薯之类的补贴,五六斤红薯可以顶一斤口粮,也不至于挨饿,不吃细面也没什么,大家都习惯吃粗粮。
可现在是没有,怎么交?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农民们没有那个眼界和格局,他们就知道到什么节气就种地,到什么节气就收成。
可自从前几年开始,不管种什么都要上头说了算。
有时候县委或者公社来个没种过地的干部,瞎指挥,还让高进县种水稻,说水稻产量高,亩产千斤打底。
可当地十年九旱,哪里来的水种水稻?
又说让种旱烟、种辣椒、种土豆,结果都不适合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