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也难不倒阿俏,她手持厨刀,取了一条鲮鱼,从肚腹处下刀,将整张鲮鱼的皮拆连着鱼头和尾鳍全拆下来。拆出来的鱼身则去骨,将鱼肉捣成泥,和上剁碎的荸荠、香菇,再加入陈皮、蒜头、花生、芝麻、姜蒜之类,将鱼泥捣匀,再将鱼泥填回鲮鱼的鱼皮之中,令那条鲮鱼恢复成为一条“肚腹鼓鼓”的鲜鱼模样。
如此一口气填了七八条鲮鱼之后,阿俏开始热锅,将填好的鲮鱼下油锅先炸,炸制定型不散之后,再加入酱盐糖酒,炖至全熟,便可以出锅了。
鲮鱼出锅,盛在盘中,宛然中式方法烹制的整鱼,鱼头鱼尾俱在,这“没有骨”从何说起。
一时座上的洋人大多交头接耳起来。
中方的名厨们见到端至席面上的鲮鱼,已经大致能猜到阿俏的做法,只是大多略略皱眉,心想:阿俏用这方法,确实能做到鱼“无骨”,只是她依旧保留了鱼头鱼尾,少时难保不为有心人钻空子。
岂料阿俏成竹在胸,她冲上菜的锦江饭店侍应生们点点头,只见侍应生们一起动手,用西餐餐刀将鱼头鱼尾小心翼翼地切下来,堆在盘边,并将完全无骨的鱼腹一段分成一份一份的,盛在小盘中,连刀叉一起,送至等待品尝的洋人面前。
“是鱼”,阿俏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