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实况来说,豢养门客以及家臣,已经成为了不少藩王的主要嗜好。只要他们处心积虑,就可以经营出一些实质性的名堂来。
由此可见,藩王的势力必须设法削弱,否则,就会有第二个、甚至是第三个李良启于未来崛起。
推恩令固然可选,但那却需要两代人的时间才能见效,皇帝已经等不及了。
为避免重蹈建武帝的覆辙,他决定采用一种看似的合理的方式来解决此事。而李良启的造反,就是一个不错的可选由头。
当然了,这个由头是他故意营造出来的,只是别人不知道罢了。
群臣虽然被蒙在鼓里,但也不是懵叉叉的睁眼瞎,他们审时度势,基本上是看出了症结所在。
燕王造反,其子又造反,难道这还不够说明问题的吗?削弱藩王实力,势在必行。
然,想归想,做归做。
面对皇帝的公然垂询,大臣们却是全都闭上了嘴巴,他们既不出一言、也不献一策,就如同会说话的哑巴一样。
这种一开口就会得罪一大票人的蠢事,又怎能鲁莽地去做呢?
且,还没有半点好处。
对于群臣们的装傻充楞,皇帝倍感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