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誉主动请缨义助朝廷赈灾的消息不胫而走,并以最快的速度传遍整个朝野。
朝臣们得知先是一愕,而后,便交头接耳地热议了起来。
户部尚书认为:齐誉他识大体、知大义,其拳拳替君分忧之心可昭四月,比之以前的吝啬作风,已经有了不小心的进步。
吏部尚书则认为:齐誉的此举,势必会引起其他巡抚的严重不满。你说,他们是紧随其后跟风出粮呢?还是装傻充愣地无动于衷?
而事实上,对于户部尚书的观点,围观吃瓜的众官几乎想都没想就直接无视了。
什么替君分忧?
明明就是在这种节骨眼上来刷存在感的嘛~~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齐誉他故意地选在这种关键时刻表现一番,以起到取悦圣心的效果。
故,他们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吏部尚书的观点上。
众官们大多认为,齐誉的此举,大概率上会得罪到其他的巡抚大人。
试想,人家若是跟了风,就相当于是自损财政,可若是不跟,就成了不识大体的表现。
你说,该怎么弄呢?
内阁首辅梁英忠却认为,最终的结果,不一定就是猜测的这样。
哦?这是为何?
首辅大人说,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