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子,到时都到作坊里帮忙,跟着师傅们学学手艺,这手艺学到了手,到什么时候都不会亏的。”
赵贵看着儿女们,“还有一个事,老大也不小了,不能耽误了,回头我把他送到乡上学校里去读书。”
读书比学手艺更重要。
家里条件虽苦,也得想办法,好在乡上的学校是县里刚办起来的,官吏、军人子弟都是免学费的,当然,老师们的束脩肯定得给的,哪怕再条件差,这个师礼不能少。
读书上学,也还有不少开销,得买纸墨笔砚等,这些都不便宜,但赵贵自己是读书人,以前还考过童生,很清楚读书人身份的重要,他若是没读过书,他们家如今也没现在这条件。
再怎么穷,也得想办法送孩子去读书,以后每个孩子都要读书。
赵福想的是做买卖重新发家致富,而赵贵想的却是还得让儿子们读书,若有天赋将来能通过科举取得功名,这自然是最好的,可就算这一代没天赋,但也得读书开眼,哪怕就是做点买卖,那也一样需要读书才行的。
读书才是他们重振家业的关键。
天台县有许多南下移民,能跟赵贵他们一样过的还不错的,只有极少一部份人。
这里过的好的,仍是原来的本地士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