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使者被请进来时,高斗枢和徐启元都不由的一惊。
“莫不是文祭酒?”
“国子祭酒早被薛国观革去,隐居夷陵故里数年矣。”
六十多岁的文安之是天启二年进士,点过庶吉士,当过翰林院检讨,崇祯末官至国子监祭酒,但因得罪首辅薛国观而被罢职归乡。
文安之虽说没当过什么大官,但向以正直闻名,在士林中名声不小,徐高二人都与他相熟。
“什么风把文公刮到郧阳了?”
文安之此时一身短衣打扮,跟个下乡收租的地主账房似的,他笑着从怀里掏出一道旨意。
“朝廷征召,就来跑个腿。”
一员大胡子将领问,“哪个朝廷,南京不是已经亡了么,莫不文先生是奉了北朝之命前来?先前吴三桂在襄阳时,就派人来传旨,我们还差点以为吴三桂还是大明臣子,差点上当。”
文安之也不恼,“这位是?”
大胡子直接答道,“王光恩!”
“原来是花关索,久仰。”
花关索王光恩,也是流贼起家,还是跟八大王张献忠那一批起义的,在流贼中资历老名气也不小,势大时还曾自号小秦王,只不过到崇祯末期时,各地农民军唯李自成和张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