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以多打少的伏击战,明军伤亡却并不小。
最精锐的御营诸镇,战死三千余,重伤减员的也有上千,加起来减员小五千,其中战兵一千多,直接没了三个营,剩下的虽是辅兵,但御营的辅兵那也已经是能当战兵有的久经训练之兵。
这仗朱以海其实对结果并不满意。
战损太大了。
虽然在其它文官武将们看来,这仗已经打的非常漂亮了,毕竟一战灭了一万多鞑子呢,他们可不会却管什么正丁、余丁、包衣、户下奴这些,在他们眼里,这些就是清军,而且是八旗满洲,是鞑子最核心的兵。
一次能灭一万多,这完全就是动摇鞑子根基的胜利。
而明军伤亡减员五千,那也是一比二点五的伤亡比,明军仍然是辉煌大捷。
只要打仗,就免不了伤亡的。
可朱以海的精兵政策,承受不住这样的伤亡。
阵亡一个兵,不说前期几年白训练了,而且抚恤、烧埋一次性就得付出差不多二百块银元,甚至以后还一直得给他的孤儿寡母发一份口粮,有可能得发十几年。
打一仗伤亡抚恤就得百万。
而几年训练也全没了。
御营才多少兵,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