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没有,国力更加强盛的秦国却有,不是很搞笑的一件事吗?
叶孤城一脸深沉道:“你可知道我带你来是为何事?”
嬴政道:“我知。”
他道:“可是为了南岸萧条一事?”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到了前段时间学习过的,秦昭王时期的商旅上书。
叶孤城的教学方法非常先进,他自己可以说是很了解秦国五代以内的君臣问题,君王对臣子提出某条建议作出的回应无论是好的也好不好的也好,他都纷纷记下,然后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说给嬴政听,让他说说自己会怎么解决。
放到未来,就是材料论述,回答得太多,甚至能弄出一个固定的模版。
但是这时代不一样啊,叶孤城估计是弄出这问答的第一人来,而嬴政更是一个乖学生,叶孤城问他怎么解决,就绞尽脑汁思考,如果是可以寻找其他材料来参考的家庭作业,他更是会为了交出满意的答卷而不停地寻找先例。
几乎与在朝廷上处理朝政没什么两样了,如果硬要说有什么不同,大概就是能被叶孤城当成了例题的都十分高难度。
若这些问题都能给出完美解答,嬴政的政治能力绝对能向上拔高一个层次。
然后在渭水南岸,叶孤城又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