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多也就是私底下填几首词玩玩。
这些文人里头又有两个特例,一个是柳永,一个是苏轼。
柳永是当时大伙都嫌他俗,不爱带他玩,蹉跎大半生都没出头,郁闷之余只能“浅酌低唱”。
苏轼的特别却在于他的“不走寻常路”,时代相近的李清照直接评价他是“以诗为词”“不谐音律”。
词这玩意,本来大伙都是闲暇之余对着词牌填词玩儿,只图个乐子,没谁把它当做一种正经创作。
结果苏轼偏不这样干,别人都在以诗言志,他却来了个以词言志,这可不就是剑走偏锋吗?
所以说苏轼这一辈子,最常干的事就是打破常规,走别人不爱走的路。
苏轼自己填词填得畅快,自然是不觉得自己的词不谐音律,因此他弹起来一脸自然,唱起来也一脸自然。
至于北宋时期的《水调歌头》到底是不是这样唱的,那就见仁见智了。
毕竟那会儿的曲谱就是告诉你三样东西——
一、这个音是三音里的哪种。
二、这个音用的是什么指法。
三、这个音用的是哪一根弦。
至于你弹得是快是慢,是婉转还是激昂,全看你的个人理解和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