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悔婚,反而准备好嫁妆,依约把赵氏嫁了过来。
秦氏因此格外看重她。
赵氏家中只有一兄一弟,她是唯一的女儿,从小被娇生惯养,不怎么动心思。
嫁到杨家后,有秦氏一力支撑,她当家也极为顺当。
可能赵氏这辈子最大的烦恼就是如何甩开三房一家吧。
杨妧低声给赵氏解释,“这么多衣裳压下来,针线房肯定有怨气,她们不敢编排正经主子,还不敢编排咱们吗?花会那天,有意无意地让贵客们听到,咱们杨家还怎么在京都立足?大伯父面上何曾有光?”
赵氏并不蠢,稍琢磨便明白,面色变了变,狐疑地看向杨妧,“你心思这么重?”
分明,杨妧在济南府虽沉稳点儿,却短不了跟关氏顶嘴,对秦氏的话也多有阳奉阴违,和杨婉一样都是个不省事的。
到了京都,怎么一下子长了心眼?
杨妧歪头轻笑,“来之前,祖母千叮咛万嘱咐,遇事多思量几分,我这不是听祖母的话吗?”
在济南府,秦氏人老成精,关氏又是她亲生的娘亲,她总得收着些,以免露出破绽。
而今在京都,身旁都是不熟悉的,她便是表现得超乎年龄,也不怕别人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