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是一个资本不断增密的过程。
在王家没有提供外部资金的情况下,沁源的发展就必须依靠工农剪刀差,不断的获取资本来注入到工业化进程当中。
沁源只是一个偏远小县城,它的体量远远不足以支撑工业化。
特别是王家没有注入资金,却注入了大量知识,过度注重教育投资不仅让沁源的财政压力巨大,小小一个县城,十来万人口,全民识字之后,又培养了上千名大学生。
这个外在表现不光是就业的问题。
而是一切产业发展,其理论进程远高于实体进程,沁源的财政一度崩溃,许多项目不得不停工,在嘉靖十年的时候,他们就意识到,发展是不能“闭门造车”的,他们需要原材料,需要市场倾销。
如果没有王家帮忙,沁源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要么停止工业化并崩溃,要么向外扩张。
“如果没有王家帮忙,沁源在六年前就快支撑不下去了,沁源体量太小,许多工业生产的原料都必须从外部购买,而内部市场无法消化生产出来的商品,必须卖到外面去。”
“与老一辈不同。”
“沁源的年轻一辈走出去的意愿无比强烈,这不单单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