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叫与其扬汤止沸。”
“不如釜底抽薪。”
刘备将他的后半句话补充出来。如此说道。
……
就是这样,与其说是大家讨论,还不如说是曹操和刘备俩人的讨论,然后大家听他们两个说。
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自古以来。国家战略应该以国力为标准进行衡量。这样的道理再正确不过……只不过说是这么说。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却很容易出现另一种情况。
那就是舆论会被民粹绑架。做出种种不理智的事情。
如果从理智的角度讲。现在进行休养生息,暂时放弃边角的无法获得利益,并且守备困难的土地。进行改革,富国强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再之后杀出去夺回自己所需要的一切,是最正确的战术。
但是并没有。因为这太不爽快,get不到人的爽点。
就好像当年明末的时候。熊廷弼一圈儿一圈儿的堡垒线慢慢推进,稳扎稳打战术愉悦。但是崇祯帝不喜欢。
好大喜功的皇帝总不喜欢循序渐进的主意,要的是立竿见影的办法。
所以秦始皇选攻楚的主将,选择了只需二十万大军的少壮派李信,而非老成持重的王翦。所以崇祯帝听到袁崇焕“三年平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