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三国之赤帝 > 第四十六章公田的两种生产制度
田制。
    与简单粗暴的屯田制不同。假田制因为更加自由,所以可以更大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却存在小农生产的弊端。
    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小规模种植造成的生产力浪费,没有足够资金使用新式农具——耕牛,曲辕犁,耧车以及水车。同时更不可能修建水渠。当然,更不会有先进的科学种植技术……虽然屯田制多半也没有。这与制度无关,单纯是知识储备的问题。
    总之,刘玄德的计划中,这一切都需要官府进行协调。
    由官府出租耕牛,农具——铁制农具,耧车与水车,这些大型机械设备,同样可以由官府,或者带有官府色彩的,刘备自己的工坊生产。
    修建水渠,整修之前破损的水渠,水利设施,同样当由官府组织人手,进行测绘以及进行建设。
    还有传播先进的种植技术。
    豆麦套种法,深耕,起垄技术,土化肥与土农药的制作……
    当刘玄德将印刷过几千份的“农政指南”发给那些新鲜出炉的农稷从事后,七成左右是世家子,三成左右是科考获得的寒门士子的他们都很吃惊。
    “这个……就这么给我们?合适么?”
    就好像是审正南一样,农稷从事们难以想象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