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两名飞行员驾驶各自的歼-35战机并带领了一个无人机飞行编队向着战区高速俯冲而来。
随之,朝着战区的内环投下了上百个集束装置,借助高速自由落体,所有的装置在空中启动,成千上万的动能钻地子件精确的落在了防区内环并钻入了地底。
大量的设备都钻进了地下的实体,而少量装置成功的进入了地下的隧道,这就够了。
十分钟左右,ga18防区内环地下完整的隧洞网络被探测计算出来,接下来就是用低烈度的温压弹进行定点打击了。
十五分钟后,第二个飞行编队再次从高空投下了一轮钻地弹,这次投下来的是真正的弹药而非探测设备了。
不久之后,基地指挥中心的韦兰感受到了地底的沉绵的振动,不由地担忧道:“希望别把整个内环给炸坍塌了。”
“低烈度的温压弹,爆炸能量冲击不会破坏地底的核心结构,将军。”李青正解释道:“战术目的只是把隧洞内有限的氧气给燃烧干净,而非直接杀死下面的生物,氧气被燃烧消耗光,它们也就必死无疑了。”
这种战术打击美国人最了解其威力,而依拉克的人民恐怕最难以忘记了,当年老美用温压弹打击依拉克的防空洞,导致躲避在防空洞的平民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