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安史之乱爆发之后,除了中央禁军相对有些分化之外,各地藩镇全都一边倒的当‘太子党’,一边倒的反杨国忠,也就是反当今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
最核心的就是上面的这几句话。
这些拥兵大佬和李隆基之间的核心矛盾是什么?
就是大唐帝国需要他们去打仗,去为国拼杀,却又不断的派李林甫、杨国忠这样的人,想方设法的拴住他们。
这件事情,先前也有所提及,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站在大唐皇帝的角度来看,不能限制军队的行政,不能掌握军队的后勤,那这支军队就不再是国家军队,不再是人民的军队。
而从各地拥兵大佬的角度来看,我没日没夜的为国征战,流血流汗,拼死拼活,你不让我吃香喝辣,不给我当家作主的权力,你把我当成什么了?
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唐玄宗和地方节度使之间这种矛盾,在节度使制度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出现,可以说是伴生而来的。
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斗争。
在漫长的斗争中,唐玄宗费尽心思,用尽手腕甚至于一度血流成河,但客观规律是不能违背的。
在他选择了节度使这种机动灵活,对外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