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和开发人员的想象力的同时,也让数据的规模呈现了指数式膨胀的趋势。
陆舟曾经和米埃尔教授讨论过这个问题,并且一致认为这种趋势会随着虚拟现实网络的应用范围的扩大,而无休止地膨胀下去。
现在依靠商用服务器便可以应付,最多两年服务器机房就得升级成超算中心。
而最多十年,可能便只有传说中的能够对多线程、多任务并行处理的量子计算机,才能承担这种量级的计算了。
以个人电脑在体积上和维护成本上等等多方面的限制,是根本不可能承载的了这个计算任务的。
而且真的要求每一个用户都准备一台企业级的服务器,恐怕这项技术注定只有少部分人才消费得起了。
而针对这样的情况,陆舟在和米埃尔教授商量之后,讨论出来的方法是将所有的计算工作全部集中起来,交给云端计算器去完成,而用户那边只掌握数据的接口。
即,相当于只需要一个头盔和一张网卡,便可以连接到虚拟现实网络中。
事实上,这不仅仅是虚拟现实网络的未来,也是未来平面网络的发展趋势。
随着程序的功能越来越多,占用运算资源越来越大,个人移动设备再想要进一步缩减体积,也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