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体的喷口设计成一个个霍尔推进单元,集成在电离室的后方。
通过加热以及施加电压的方式,电离室对完成气化的推进剂进行电离,另其在体积膨胀的同时形成高温等离子体,与此同时被送入连接在电离室后方的“霍尔推进单元”,也就是那一个个长得和锥形瓶差不多的喷口。
通过特殊的设计,这些霍尔推进单元能够更高效地处理电离室内的高温等离子体,并将它们喷出引擎之外。
与此同时,集成在尾部整流环上的中xg器(这屏蔽词我服了)对喷出的等离子体羽流进行中和,防止喷射的等离子体被吸回电离室内……
理论上,只要电能输出足够大,等离子体射的足够快,在达到超导磁体的临界电流、电离室压力与温度突破阈值之前,引擎的功率都是可以无限提升的。
根据那些导管的裂纹方向,陆舟甚至可以推测,在被“击毁”之前,飞船的驾驶员大概还进行了某种危险地规避操作,使引擎的功率处在了过载负荷之下,并且保持了一段时间。
看着那一根根被压扁的导管,陆舟陷入了沉思。
总感觉这系统背后的秘密,似乎越来越不得了了……
确定了这台引擎的对外做功部件,剩下的工作就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