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站而言,这玩意儿还是有点儿超出他的想象区间了。
且不管此时此刻的他如何惊讶。
就在袁院士找到他办公室的时候,整个材料学界都因为一篇论文而震动了!
水木论坛上。
“你们看过那篇论文了吗?就是陆神最近上传到Arxiv上的那篇!”
“没关注,咱们是搞材料工程的,研究的方向又不是数学和物理,关注他的论文干啥。”
“他发的就是材料方向的论文!”
“卧槽?!真的假的?他都多久没有研究材料了?他后来不是研究物理去了吗?”
“前段时间他辞掉了IMCRC理事长的职务……不扯这些了,你赶紧去看看吧,我们教授刚刚看到那篇论文的时候,惊讶的下巴都合不拢了!”
论文的标题很短,短到甚至两秒钟就能念出来。
然而这其中的信息量却不是一般的大!
从计算材料学这么学科诞生以来,对复杂体系的理论计算便面临着两大挑战。一个是如何把微观层次的准确理论处理转化为对介观和宏观层次现象的直接描述,另一个便是如何进一步提高作为现有大规模计算基础的密度泛函方法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