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于是乔婉开开心心得携了柳菁菁的手,稳稳得走出去。素秋、画秋在后面不远处跟随着。
乔婉又问:“听起来是你父亲极力促成了你和孟植的婚事。你们是怎么定亲的呢?”
柳菁菁搭话道:“禀母亲,确实如此,儿媳父亲早就看中了夫君是个可造之材。先是公公清名远扬。公公自从大治元年腊月来喜融县就任,连任两届直到大治七年八月驾鹤仙去,主政一方近六年。公公在任务实清廉,尊重乡绅,造福百姓,颇有美名。儿媳家里是世世代代的喜融县本地人,如其他百姓一样都非常感念孟县令恩德,儿媳父亲经常在家中与儿媳等女眷说起,叹息孟县令英年不永。后来,儿媳父亲打听到县令家中嫡长公子名植,比儿媳大一岁,十二岁考中秀才,十四岁考中举人,聪敏好学,人中龙凤,早早顶门立足,颇有担当,便动了结亲的心思。本来怕孟府看不上我们柳家世代百姓,但是听闻您托付当时的县令夫人梁夫人给令长公子寻找合宜的成婚对象,儿媳母亲还是试探着找梁夫人说了想与孟府结成秦晋之好的意思。梁夫人牵线,去年四月您在孟府开了小宴请儿媳过府一叙,之后便与柳家商议定亲。两家相互有意,就此在六月定下亲事。”
乔婉暗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