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小了,成功保留了农籍,税目自然也是依照农籍来。
再除掉母子俩嚼用和各种零碎开支,这也是一大笔费用,他们没有地,吃的米粮都要花钱买,秦遇身子弱,要吃细粮,张氏会自己做衣服,去外面扯了棉布,买回来给儿子裁做。
连平时用的木柴都要另买,他们这边靠南,冬天湿冷,没有木炭难捱得很,真是哪哪儿都要钱。
张氏心疼儿子,隔段时间还会买些细腻的糕点,肉蛋更没缺过他,一年各种开销加起来要十多两银子。把开销减去,最后能余下二十多两银子都是好的。
这还必须是在秦遇不生病的情况下。
说起秦家的豆腐手艺,还要从秦奶奶说起,秦遇奶奶的家乡受了灾,逃难到这里,秦家收留了她,后来嫁给了秦爷爷,做豆腐的手艺也是她带来的,秦家挣了钱后,就在镇上买了间铺子,专门做豆腐。
只是因为秦家人接连病逝,生前为了留住人,银钱流水般的花出去买药,可惜最后还是没留住,而家里攒的钱也耗得差不多,秦遇前几年生病,张氏一年做豆腐的钱堪堪把药钱填平。
这两年,家里才有些余钱,秦遇好几次提起买驴,张氏也应下来了,奈何牛贩子没来,没驴可买,只能慢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