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鉷躬身领命的同时心中也在极速盘算。这不是什么大事儿,本是派谁去都可以,为什么就找到我了呢?李中丞此举必有深意在焉,只是这深意究竟是什么?
他正自猜测的时侯,布置完任务的李林甫缓缓声道:“科举取士历来积弊甚重,柳校书能有此行文,正说明其心中坦荡。既然如此你就用心去做,此番他可是广撒行文,涉及多部寺,你切不可坠了我御史台的声威。”
王鉷知道李林甫还没说完,点头之后静侯他下文,“此行文虽是出自柳校书之手,但他所领使职毕竟只是帮办考务,掌总其事的仍是主考裴冀州,裴大人即将履任京兆尹,你去了贡院之后万不可怠慢”
听完这最后几句,再联想到上次来投投名状时的情景,本就以心思敏捷著称的王鉷顿时豁然开朗。
还是裴耀卿!
作为未来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之一,看来李中丞并不乐见他顺利接任京兆尹,要是跟三年前一样就更好。
国朝的科举取士究竟是怎么回事儿王鉷再清楚不过了,不出事难,要出事还不容易?看着犹自在手中捏着的行文,脑海中蓦然冒出个词儿来,“引狼入室”。
难怪自己刚刚抱怨这份行文时李中丞甚至还帮那柳轻侯说话,这道行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