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听人说无量山分上、中、下院,马瑞以为必然有院墙之类的存在,将地域划分清晰。直到沿着山路慢慢走向山腰,看着路边山坡平缓地带建造的梯田,才从皮五那得知,原来这是个误会。
无量山原本分上垣、中垣、下垣,只不过垣这种字眼通常只落在书面之上,许多人根本不认识,更不知道含义所在,所以百姓之间传来传去成了“院”,反而更好理解。就好似俗语“三个小裨将,抵得诸葛亮”,裨将乃是副将的意思,不过同样因为比较生僻,百姓们很难意会,又不愿去考证,逐渐以讹传讹,成了“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照样流传千年。
皮五经常混迹在下垣之中,对这一带异常熟悉,给马瑞较为详尽的介绍了附近的状况。
按他所说,这无量山下垣几乎占据了整个无量山主体八成以上的面积,从山脚到山腰,甚至部分矮峰的山顶,都算下垣地界。山中开垦出的梯田耕地有近万亩,畜棚鸡舍也不少,包括那座茶山在内,都只为了服务无量山的门人。
人到了一定的级别,自然而然会去追求那些与众不同之处,看来传闻中的无量山仙人也没超脱凡尘,连五谷杂粮、蔬菜水果都必须无量山自家出品,彰显卓尔不群的优渥感。
马瑞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