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加看更多精彩小说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一如李白《蜀道难》中所述,位于徽县城南的青泥岭,是蜀道自长安到四川腹地之间的最险山峰。在其西南脚下有一地段,崖高峻险谷狭流急,锁控秦蜀,襟扼嘉陵,为易守难攻的天然关隘,因山峰排列如仙,故命名为“仙人关”。
早在南宋初年,川蜀吴玠便已认识到:女真族最善野战而攻坚稍逊,因此,一旦金军盛气凌人以铁骑南驱,宋军应扬长避短“尽可能回避平原、多采取山地步战”并“设置要塞、构筑坚垒”;吴玠之弟吴璘在此基础上认为:宜实行“纵深防御,层层设关,不纠结于一城一寨的得失”。
吴氏兄弟的战略正是在仙人关一带得到了最为完美的贯彻,不仅在七十多年前使宋军依托地形多次打退了金军的大规模进攻,更加在近期帮助抗金联盟在“猝然惊变、仓促将战略重心转移、兵力还未完全涉及旧陇南”的绝对劣势下,仍成功据险打出了一场又一场的守卫战;哪怕对面是曹王府的最强精锐,双方战线仍在南北间反复推拉。
就在独孤清绝和厉风行收复大散关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