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大学的社团纳新活动,通常在10月份举行。这个时候军训结束不久,新同学已经混得脸熟,对学校也基本了解,接下来就开始组队玩耍。
中午放学后,正是各社团招人的黄金时间。学生宿舍楼下的空地上,一张张桌子并排摆放。五花八门的纳新展板让人眼花缭乱:文学社、街舞社、动漫社、话剧社、跆拳道社、新闻系八卦社团……
纳新现场堪比人才市场举办的招聘会。每个社团都摆了至少一张桌子,后面站着社团负责人和骨干,大都是高年级的学哥学姐。一些社团福利优厚,不仅有赞助费和活动经费,还会定期组织聚餐和活动。这种普遍是老资历的社团,对人数的需求比较少,对新人的素质要求比较高。
然而,陆小凡负责的话剧社,并不属于这种情况。虽然话剧社成立时间很久,也取得过一些不错的成绩,但随着年初社团成员一个接一个离开,已经名存实亡。
关于话剧社招募学生进剧组拍摄电影的事情,陆小凡作为社团负责人,已经跟学校领导打了招呼。学校领导下达最后通牒,如果无法招满10个人,话剧社将被强制解散。陆小凡对这个指标完全没有把握。
李清欢坐在她身后的凳子上,环顾周围其他社团,发现唯独话剧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