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这一天,朝廷明发上谕,定于立秋之后,开始木兰秋狝。
康熙在位的中晚期,几乎年年都要去木兰围场。
这个主要是,准噶尔汗国一直未灭,蒙古草原上的野心家们,又和准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清入关后,一直执行的一个基本国策,便是联合蒙古诸部,压制中原。
蒙古不安,则天下不宁。
玉柱奉命整顿兵马,准备护驾北上热河。
按照康熙的吩咐,受玉柱节制的兵马,共有分两种。
其一是,内务府包衣三旗三营。所谓的三营,指的是由包衣组成的护军营、骁骑营和前锋营。
包衣三旗三营,不设都统和副都统,参领就是营里的最高长官。
只是,这三营里,每营里皆有三个参领,分别是满洲、蒙古和汉军。
这么一来,皇帝的身边亲兵之中,谁都没掌握最大的兵权,彼此制约,互相监督。
比如说,玉柱的岳父富察·常德,就是三营之一的骁骑营下正白旗汉军参领,手下掌握着一千多兵马。
这一千多人,看似不多,真到了山陵崩的时候,很可能起到关键性的援军作用。
总之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