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文明的远歌 > 第72章 访严子陵钓台
    年轻时读郁达夫的散文“钓台的春昼”,便想去富春江一游。乘着欸乃的浆声,拨开芜杂的草木,在严子陵的钓台里,就着满林的鸟声,吞饮一壶炽热的高梁。
    梦与酒一样,愈藏愈香。去钓台的游梦,折磨了我二十多年。今年春上才得以梦想成真。但梦到真时,存于梦中的那种温婉的感觉,却是消失殆尽了。
    在中国的文化中,渔父始终扮演着智者的角色。“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何其闲适,又何其逍遥。渔父成了隐士的代名词。历史上,的确有两位智者因成功地扮演了渔父而名垂千古。一位是在渭水垂钓的姜太公,另一位便是持竿于富春江畔的严子陵了。
    姜太公直钩垂钓,本无意于鱼。后来,他果然辅佐周天子,成功地钓起了青铜社稷一统江山。而蛰居桐庐的严子陵,因拒绝汉光武帝刘秀盛情发出的做官的邀请,而为后人景仰。刘秀与严子陵是少年同学,相处日久,情谊甚笃。他之邀严子陵做官,既可美誉为用贤,亦可讥刺为营私。因为,严子陵除了拒绝当皇帝的同学发出的做官邀请外,于文学、于政治、均无功绩见诸史志。不过,仅拒绝做官这一点,严子陵也是值得称赞的。官场之浊,但浊中有荣华富贵;山水之清,但清中要安贫乐道。严子陵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