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出外旅行,我总是怀有一种期待。
从下榻的桃花山庄出发,车道蜿蜒向上,行进在海拔七百公尺以上的山中。路两边浓密的林荫挤窄了我的视线,除了偶尔见到的蔷薇色岩石和一闪即逝的林禽,我看不到广阔的田地和远处的群山。但我依然产生了载欣载奔的解放感。铺在路面的阳光,柔软而温润,加之掠过肌肤的凉风,让人如同身置仲春。斯时正值七月末的伏天,长江中下游的重庆、长沙、南昌、南京等大都市,都处在摄氏三十八度的高温之中。我所居住的武汉,气温更是高达摄氏四十度。暑气如炽,吴牛喘月。我离开白云黄鹤之地。驱车两百公里来到这鄂皖交界的大别山腹地,英山县内的桃花冲,惟一的期待就是寻找清凉界。
这期待没有落空。当我在江淮分水岭小岐岭的南侧,在一处名叫象鼻挽水的地方,攀援岩骨而下,走过十五里的桃花溪时,除了惬意的清凉,我更是获得了通常在这一季节难以品享的山水的欢娱。
该怎样形容这一条溪水呢?
它藏在小岐岭下的一片古树苍郁的峡谷之中,从象鼻挽水到下游的黑龙潭,全程十五里,这只是桃花溪的中段。它的上游尚无路可通,下游经过农田与村舍,注入一座人工湖中。惟其这中游的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