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文明的远歌 > 第45章 自古名山待圣人
    一
    最近,我游了一趟青城山。
    中国道教的创立者,即被后代神化了的人物张天师,据说在青城山得道并创教。青城山因此而名声鹊起。
    其实,在张天师之前,青城山就已经是古之名山了。据《史记? 封禅书》记载,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便命令负责祭祠的官员,把全国各地的名山大川编序造册,统一规定祭祠的级别。当时列为国家祭祠的名山有18座,四川占了两座,即渎山和江祠。这江祠,即是青城山的古名。
    青城山属邛崃山脉,背依嵯峨雪山,面对坦荡肥沃的成都平原。“蜀山西南千万重,仙经最说青城峰。”钱起的诗,道出了青城山在巴蜀的地位,它的价值更多地是列籍于“仙经”。当我置身其中,看到满山苍翠的林木和葱白的流泉,一缕怀古的幽情便悠然而生。“自古名山待圣人。”于右任先生游青城山时发出的感叹,同样激发了我心中的沧桑感。
    自汉以后,历代有多少文臣武将,墨客骚人,方士羽客,都曾来到青城山中,把他们人生的理想,尘世的坎坷与进入神仙世界的渴求,写在山间卷舒的白云上或宫观寂寞的青灯下。在中国,大凡功德永垂人间者,死后一定会得到香火的祭祠,或干脆列入神仙的范围。在道家理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