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红色的起点 > 北大三员大将南下羊城
    其实,广州也有“正宗”的马克思主义者。
    只消读一读1919年11月连载于《广东中华新报》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篇长文,便可知作者对于马克思主义有着深刻的了解。
    兹照原文,摘录若干片断:
    自马克思氏出,从来之社会主义,于理论及实际上,皆顿失其光辉,所著资本论一书,劳动者奉为经典……
    由发表共产党宣言书之1848年,至刊行资本论第1卷之1867年,此二十年间,马克思主义之潮流,达于最高……
    自马克思倡其唯物的历史观以后,举凡社会的科学,皆顿改其面目。……
    此文署“匏庵”,乃杨匏安的笔名。
    写此文之际,杨匏安二十三岁而已。他是广州香山县(今中山市)人。他本来在家乡教小学。
    耿直的他,看不惯校长贪污学款,予以揭发。然而,他却因此遭到校长忌恨,反而被诬入狱。出狱后,他极度愤懑,欲寻求真理。于是,他东渡日本,在横滨勤工俭学,日渐接受新文化、新思想。回国后,他在澳门教书。不久,在广州时敏中学任教,同时兼任《广东中华新报》记者。他是广州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人。正因为这样,他写了《马克思主义》一文,公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