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红色的起点 > 穿梭于京沪之间的特殊学生张国焘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陈独秀在维经斯基帮助下,在上海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第一个热烈地作出响应的是北京的李大钊……
    1920年7月中旬,一位来自北京的二十三岁的小伙子,敲响了上海渔阳里二号的黑漆大门。他一见到陈独秀便连声喊“陈教授”。他在陈独秀在这里住了下来。
    此人是北京大学极其活跃的学生。虽然他是理科学生,如今却已是以政治为职业了。他穿梭于京沪之间:
    1919年6月,当全国学联在上海成立时,他作为北京学联的代表到上海出席大会,住了一个来月;
    1919年底,为了躲避警察搜捕,他从北京逃到上海,与张东荪、戴季陶、汪精卫、胡汉民过从甚密,直至1920年5月才返回北京。
    隔了两个来月,这一回他又来上海——正值暑假,而北京的局势又日渐吃紧。
    这位活跃分子,便是张国焘,字恺音,又名张特立。1897年11月26日,他出生在江西萍乡。
    他的家,如他自己所说,是“地主乡绅之家”。张国焘的父亲当过浙江省象山县知事,算是一县之“父母官”。
    在中学时,张国焘便喜欢英语和自然科学。1916年10月,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