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的苏俄关注着东方,列宁关注着东方。在派出马林作为共产国际的正式代表前往中国之前,俄共(布)早已秘密地试图与中国的革命者建立联系。
种种绝密的内幕,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终于解密。
十月革命爆发之后,俄罗斯苏维埃政权处于国内混乱、国际围剿之中,中国北洋军阀**封锁了中俄边界,使中俄交通阻断。
列宁在万般困难之中,仍想方设法寻觅着东方的战友。在他看来,中国革命一旦兴起,那就是对新生的苏俄的最有力的支援。
列宁最初多次接见过的中国革命者,据苏俄档案记载,俄文的名字叫“Лау Сиуджау”。早年的中译名为“鲁苏杜”。
“鲁苏杜”何许人也?查遍所有中国共产党党员登记表,也找不到这样的名字。
后来,根据“鲁苏杜”当年所担任的职务——中华旅俄联合会会长这一线索寻找,这才查清他的中文原名叫“刘绍周”,又名刘泽荣。
刘绍周,即便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人物词典》上也查不到的人物。在当年,却是列宁三次接见过的中国工人代表——历史,差一点淹没了他的名字!
刘绍周,他的俄语比汉语讲得更流利。虽说他是地道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