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红色的起点 > 《新青年》一枝独秀
    李大钊的论文,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
    《新青年》,是沉寂的中国的声声鼙鼓,是低回乌云下的一面艳丽红旗。《新青年》在千千万万读者之中,撒下革命的种子。它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毛**当时也是《新青年》的热心读者之一。
    1936年,当那位勇敢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闯进延安,抓住夜晚的空隙访问毛**。“毛**盘膝而坐,背靠在两只公文箱上,他点燃了一支纸烟”,曾如此回忆道:
    “《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杂志,由陈独秀主编。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注释7]
    就连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上海市市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的那位柯庆施,当时自称“在这社会上,已经鬼混十八九年”,也曾给《新青年》主编陈独秀写了一封信:
    独秀先生:
    我在《新青年》杂志里,看见你的文章,并且从这许多文章中,看出你的主张和精神。我对于你的主张和精神,非常赞成。因为我深信中国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