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
研究屈原,可以动用很多文化方位。今天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从地域上来讨论他。
大家应该还记得,我们在讲墨子的时候曾经提到,墨子为了救宋,从泰山脚下步行到楚国的都城,走了十天十夜,黑衣,黑脸,脚上受了伤,就从黑衣服上撕下一块黑布条,包着黝黑的脚,继续走。
在这条路上,曾经有一个人逆着墨子的方向走,起点和终点也正好对调:从楚国出发,走到泰山脚下。有趣的是,这个人的衣着、面貌、姿态与墨子完全不同,他就是屈原。屈原是作为楚国的一个官员去拜访稷下学宫的,如果换用一句现代散文来说,这是长江文明的最高代表去拜访黄河文明。
中华文明是大河文明,在很长时间内由两条大河为主脉,那就是黄河和长江。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迈出一系列关键性步伐的地方,无论是黄帝、炎帝的主要活动区域,还是老子、孔子的行旅范围,都离不开黄河。
但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考古事实证明,长江流域的文明也很古老、很发达。只不过,在一次次考古发现之前,人们还很难提出长江文明不输于黄河文明的证据。于是,屈原的出现,如孤柱独立,如一帆高矗,使长江文明获得慰藉。
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