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 > 第十四课 一个让我们惭愧的名字
的生存态度,生存能力也更加顽强。
    余秋雨:
    关于墨子,我的第一印象是颜色——黑色,“墨”就是黑色。如果说其他的诸子百家都是用自己学派的理念来命名,那么,墨家则用一种颜色发言,而这个颜色恰恰是他的姓氏。冯友兰先生、钱穆先生都对此做过考证,认为墨子堂而皇之地用“墨”作为自己学派的名号,也就是承认自己代表着社会底层。“墨”,一方面指黑衣、黑肤、黑脸,社会底层的形象;另一方面,“墨”是当时的一种刑法——墨刑,代表着比社会底层更艰苦的刑徒。
    一九二八年,有一位叫胡怀琛的学者,提出墨子是印度人。胡怀琛先生的理由是,墨子名“墨翟”,墨不是姓,翟也不是名,而是“貊狄”或“蛮狄”的同音转借,这两个词都是对不知名姓的外国人的称呼。当时不少中国学者对外国了解不多,觉得一个黑色的外国人,当然就是印度人了。而且,墨子的“兼爱”思想又颇有佛教的影子。但是佛教的太虚法师认为墨家的学说不太像佛教,而像印度本土的婆罗门教。有人便顺着这个势头进一步推理下去,比如卫聚贤先生,认为不仅墨子是印度人,老子应该也是印度人。还有金祖同先生,居然认为墨子应该是阿拉伯的***教徒。看到这些争论的文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