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 > 第十一课 黄昏晚风萧瑟
    余秋雨:
    孔子在年岁已高的时候花费十四年时间游历各国,充分显示了他强大的生命力。
    生命力不仅仅指身体,更是指他全身心面对不同空间、不同事物时的一种能力,一种敏感,一种兴趣,一种试探,一种回应。这一切加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生命存在的真实性。
    比孔子晚生九十年的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曾追寻着他自己所崇拜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足迹,出发上路,不断地走,从埃及走到巴比伦,走到古波斯,一直走到印度。他把父亲的遗产用完了,回到古希腊,被控告挥霍财产。在法庭上,他朗读了一路上写的《宇宙大系统》,征服了法官和听众,不仅打赢了官司,还获得了高额奖赏。这个官司给欧洲后来的学者带来了巨大的启发,代代相继出行,一直到法国的思想家卢梭等人。他们在旅途中写下了大量的著作,完成了他们的思考。他们甚至认为,自己在不行走时就不能思考。
    王牧笛:
    余老师好像一直很强调这种行走在大地上的知识分子的生命状态,您写《文化苦旅》,也在践行这种理念。
    余秋雨:
    我很早就发觉,中国知识分子的整体委靡,既有外在原因,也有内在原因。当外在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