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学兵和劳役定做制服了
在兵额内的战士都是大明正规军理所当然配发明军制服鸳鸯战袄,少年学兵和劳役就不可以如此着装。
因为这些人有三四千之多,也一个个穿上鸳鸯战袄岂不是明目张胆告诉周围人,“红旗军”实际兵力远超兵额?
黄汉给少年学兵设计了类似于十八世纪时英国红衫军的军服,接近现代的服装简洁明了,军官再配上长筒皮靴很是帅气。
少年学兵们认为衣裤分离更加方便,人人都喜欢这样的制服。
时光荏苒,秋收在望,春小麦已经黄了,老百姓看到即将到手的粮食心里更加安定。
徐光启率先用来育甘薯、马铃薯苗的八百亩良田已经开始收获,抛荒了半年的土地肥力不错。
又是由于是第一次种植马铃薯和甘薯,因此获得了大丰收,亩产达到了一千余斤。
这是明朝六百克左右的市斤,意味着就是后世一千二百余斤。
黄汉吩咐李三娘子跟谷满仓的娘子带领几十个妇女来学习一个谋生的新技术,谷满仓的妻子姓甄,大家都称呼她谷甄氏。
这两个女人具备代表性,有一定的号召力。
李三娘子是因为无依无靠而追随“红旗军”的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