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在农村,都有耕读传家的祖训。有钱的大户人家也挂,没钱的穷苦老百姓也挂,只不过是字体大小和挂的地方不一样罢了,甚至在祠堂这样庄严的地方也缺少不了这样的匾额。有的是挂在厅堂位置,有的是挂在走廊上的,没有地方挂的就写。写在香屉桌上门板上也有。写在门板上的字就没有了挂在厅堂上那样的高端大气了,但所有这方面的牌匾或者是香屉桌上的写四个字,无不传导着一个意思:今后家里的子弟不能丢掉耕读的理念。耕是物质基础,代表着种田的所有程序,读是精神层面的,有了耕才有读。可谓是:仓廪实而知礼节,吃饱了就不要想其他的事,想想读书,想想世间的伦理道德,子孙才不会做错事。陶家的房子是新做的砖瓦房,香屉桌倒是旧物件,没有写这样的字,但在林家的那张旧樟木大桌子上,嵌在桌子的腰间的围栏上写着这四个字,每次陶宽爷爷带着二个孙子去吃饭喝酒都会念叨这几个字,因为是繁体字,直到陶宽到了初中才认识里面的读字和传字。以前陶宽爷爷对于陶磊和陶宽的耕读思想的教育也只是停留在精神层面上,但今天却实实在在得在现实里说给二个孙子听,也想让二个孙子有更好更深的理解。生在农村,没有田无以为耕,也就谈不上吃饱饭。但今天所说的只是最初的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