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宽爹也慢慢得体会到了陶宽爷爷的用意,分来的田种稻谷不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有可能变成菜地,菜地种菜,慢慢得变成了场,从菜地变成场就比较重要了。菜地至少可以种菜,真要是到了米谷紧张的时候还是可以改成水田的,也就是还有退路,变成了场就改不回去了。场不仅是把土地踩实,而且还得铺上石子,想再改回水田就不太容易了。中国人都有土地情结,不管是过去土地私有制的时期,还是后来解放后,土地公有化,老百姓都还是愿意占着土地,其中做房子的地基就更是老百姓的命根子,到了农村就更强化了。陶家这几年的积蓄还是可以的,哪怕是几年不种稻谷,还是有积余,在陶宽爹想来,只要自己手艺好,就一直有事做,就不怕家里人饿着。但现在不一样了,看着眼前二个和自己矮不了太多的二个孩子,听着陶宽爷爷的话,心里就有些按耐不住了。是啊,儿子都要长大,都要娶妻生子,都要有自己的房子,不能还是挤在这一幢房子里吧?想到这里,陶宽爹想到了林家,自己在心里和林家比较了一下,心里还是要好些。但人不能老是和差的人家比,也得和大队支书这样的人家去比,这才有差距感。这时候的陶宽妈很是赞同陶宽爷爷的意见,家里田不够可以去买着粮食吃,但真要是没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