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知秋神情大惊对我们说,秦帝在统一六国之后,为了巩固江山,便发焚书令,规定史官须将秦记以外的史书全部烧毁,亦即除博士官掌管收藏外,天下所有《诗》《书》和诸子百家书籍,一律送到郡中烧毁,焚书的后果造成战国时期,除秦国外各国史记均被毁。
但是西晋太康元年,考古历史上出了一个最著名的盗墓贼,叫不准,此人盗掘了战国时期的魏襄王陵墓,结果发现了写在竹简上、共有十万多字的古书。
可据说此人进入墓室的时候一片漆黑,火把燃尽,他便捡起墓道里的竹简烧起来照明,几天后,偷盗一空的大墓才被发觉,晋武帝接到王陵被盗的报告后,极为重视,立即组织人进行清理,等人赶到时,只剩下散在地上未被烧光的竹简。
这些竹简,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被后人整理为古本竹书纪年,它比司马迁著的史记成书时间还要早二百年,记载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先秦历史。
“虽然竹书纪年有极强珍贵的史料价值,但是大部分被烧毁,留下的记载中我曾经研读过,大多支离破碎很难系统的研究,但是在保存下来的文献中并没有关于玉猪龙的记载啊?”叶知秋说。
“发现竹书纪年的不准,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