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对一个人的滋养是缓慢的,一旦文字的素养融入骨髓,一个人的气质就从里到外都会发生改变。
这一个月的时间是很短暂的,可是在这么点的时间里,婉如已经学完了五门专业课,一百多部相关作品。这些只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点皮毛,但是却是郭老师精挑细选的书籍,有的放矢的,婉如的视野有了不一样的宽度和广度。
婉如的心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不敢写大意境的作品,因为自己掌控作品的能力还不行,她有自知之明。但是现在她有意识地在《狐狼》中加入这些成分,不影响全局,但是写作技巧和方法却得到了锻炼。
写作的格局也更开阔,作品的意境和境界更高远。这些婉如自己没有深刻的体会,只是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充实自己。当灵魂与文学交接的时候,那种合一的状态会生发出不一样的味道。
就像郭宜斌,那是一个高洁到脱俗的人,不食人间烟火都有点玷污了那样的气质。
婉如自认自己达不到那样的境界,她只需要学到文学的精髓,能够自由驾驭文字,将自己脑海里储存的故事表达出来。看似简单的想法,做起来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这个过程就是成长。
曾朴看着一天天脱去乖巧的外装,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