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也就是说后膛燧发枪必须要实现量产才能满足需求,想要量产最直接的就是流水线。
然而想要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流水线作业,需要工业动力!
而工业动力的标志是蒸汽机,这个冯恺没得想,就算他提供完整的蒸汽机思路,想要造出蒸汽机,估计都要十年以上,时间不允许。
于是冯恺的办法就是让吴大匠专门制造枪管,不管需要什么,他都完全满足,然后开辟另外几间作坊,这些作坊专门负责制作枪托以及各个火枪部件,尽可能的缩短制造时间。
至于会不会出现组装不成的现象,这是没有定制流水线必定会出现的问题,但是大量的生产可以无限提升容错率,十万枪管,十万组件,怎么也能完美配出数万火枪出来,而且随着制造工艺的成熟,容错率自然而然也会越来越大。
现在冯恺手里拿着的就是一支完全组装好了的火枪。
整支火枪散发着黝黑冰冷的光泽,宛如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跟在冯恺身边的徐老五,眼睁睁的看着冯恺像是抚摸女人一样的抚摸着火枪,没来由的感觉到一阵恶寒。
说实话,对于火枪,不要说徐老五,就是所有的弟兄,乃至以前没兵器只能拿镰刀、锄头的弟兄都不愿意用这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