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场可能发生的蝗灾会让众臣放弃北伐?赵昺只能说古时的人对灾害是十分脆弱的。他在前时,尤其如他一样的年轻人对于蝗灾的认识更多的只是传说,在科技发展的现代社会,有着完善的监控体系,又有先进的灭杀手段,往往等不到成灾就已经被扑灭。
不过来的这个世界后,耳濡目染之下,赵昺也对蝗灾有了新的认识。古时有种说法:“凶饥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地有高低,雨泽有偏被水旱为灾,尚多幸免之处,惟旱极而蝗,数千里间草木皆尽,或牛马毛幡帜皆尽,其害尤惨过于水旱也。
由此可见,蝗灾为凶灾之首,破坏力惊人。由于蝗虫喜欢生活在暖干气候,这就使得处于东亚季风影响下的黄河中下游、长江以北的江淮流域成为了中国历代蝗灾的高发区,其中尤以黄河流域为甚。
由于黄河中下游经常爆发洪灾,而黄河中下游所处的黄淮海平原地区又属于冲击平原,土壤主要为冲积壤土和细砂土,水灾后水不易积存,加上水灾后经常暴发旱灾,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就这有利于蝗虫的生长而蝗虫有迁飞的特性,整个黄淮海平原地形平坦,少山地阻挡,使得蝗灾发生后蝗虫更容易迁飞,受灾区域更容易扩大。
另外,作为中国最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