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笔♂趣÷岛→』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赵昺百忙之中关心活字印刷术的事情,不止是民族自尊心作崇,还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当下琼州要发展,没有教育是不行的,而此地文化落后,各类书籍匮乏,急需要大量的印刷供应市场。当然古人有‘抄书’的传统,并有专业的抄手市场,但总归不是长久之计,为了百年大计自己怎么也得出分力。
再有陆秀夫要恢复太学和州学,那些人还好,都有底子自己抄书就当加深印象了。可军中不行啊,那些人都是些厮杀汉,文盲、半文盲占据了多数。此次选兵赵昺要求认识五百字才可入选,在现代来说也就是小学三、四年纪的水平,可除了侍卫营和老营一般人外,在护军中居然挑不出五百人,只能降低到三百字的标准。
护军之中的兵丁还是从各军中选拔的精锐,其它各军的情形可想而知,如果让他们这些人去抄书,定然觉得还不如上阵厮杀来的痛快。所以抄书在军中不但难以推广,还会引起抵触情绪,而以后各种规范会越来越多,且不像经史一类的书籍百年不变,而军规却需要不断完善修改,可雕版是一次性的,刻上去便无法修改,还是活字印刷来的方便和快捷。
赵昺知道最初的胶泥活字难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