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零四章科研项目
导弹的资料很少,只有几张简图,上面是以前544导弹和海鹰号等导弹的结构图,而且标注了整弹和各种零部件的名称及尺寸。
看起来不起眼,可这已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要知道,整个导弹的外形、弧度及翼片的尺寸、形状等,要是没有成熟的风洞,不经过几年计算和大量实验,根本造不出来,何况资金情况也不充许。
这是一本老书,看来是老班长留下的,里面有大量的论文,记录了我国科学家十几年的各种艰辛历程,从初期的仿制不成功,到后来不停的改进办法,都一一列举,比如原来的膜盒式高度表不适用,就用了无线电高度表,一招就解决了掉高现象。
后面又记录了原本的雷达不适用,自家制造了二十米波长固体化单脉冲小雷达,连解决困难的方案都有,这可是真正的宝贝,否则光这雷达的设计就够电子组忙上好一阵子。
文章的最后,还发表了我国科学家自行发明的二次降高技术,使导弹的作战性能一下子提高了一大截,要知道导弹在进攻敌舰是,从高空飞过,敌人很早就能发现,这一降,就在飞行末端降到海平面,从而直接攻击敌舰的吃水线!估计这一发两吨重的大弹弹连航母都能干趴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