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水道蜿蜒曲折,船只根本提不起速度,因此花了足足有一个小时,船队才总算到了深入内陆港湾中,这便是真正意义上的铁炉港了。
铁炉港东面是进出港湾的水道,南面紧邻东西走向的亚龙岭,西面是通向田独工业区的狭长山谷,不过此时还处于原始森林状态,想要打通这条十余里长的通道还需要花费不少时日才行。而港湾北面便是新盐场的重点开发区,面积达到胜利港盐场公社三倍大小的滩涂区。
前期的考察队在近岸处已经搭建好了两座栈桥,供这次到来的大部队停靠。而吃水较浅的“飞速号”则是慢慢驶到了岸边才抛锚停船,几名船员抬出长长的跳板,从船尾的舷梯处搭到岸上。
以作业内容来说,这次的铁炉港拓殖基本是重复了当初胜利港、黑土港的登陆模式,只不过有了前两次的经验之后,现在的整个登陆过程显得更加地有条不紊,章法十足。
所有的船只包括水寨的战船在内,在出发之前都一一进行了编号,每条船上装运的物资有哪些,该以怎样的次序在哪个栈桥停靠下货,卸下的各种货物又该运至何处进行堆放,全都在事前做好了详细的规划安排。因此整个登陆场显得忙而有序,并无纷乱之感。
罗升东还是第一次亲眼目睹海